重癥監護室
科室簡介
ICU(Intensive Care Unit)即重癥監護室,是醫院集中監護和救治危重病人的醫療病區。通過及時采取系統的、高質量的醫學監護和救治手段,應用先進的醫療設備與技術,對病情進行連續動態的觀察,并通過各種有效的干預措施,為危重病人提供全面標準有效的生命支持,以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,充分改善病人生存后的生活質量。
我院ICU成立于2012年2月,秉承“生命至上,人民至上”的建科理念,充分實現“精細化管理、精確化治療”的管理理念。目前我院ICU系國家衛健委“遠程ICU經濟學評價"多中心科研合作單元;“四川省華西熱射病研究”多中心合作科研參與單位。曾多次派遣醫護人員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(301)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研修,并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建立學科聯盟。科室采用全封閉管理模式,現開放床位10張,每床配備功能完善的吊塔系統、多功能心電監護儀、高端數據集成全自動呼吸機、微量注射泵、輸液泵、加溫設備等,能夠及時充分提供電、空氣、氧氣和負壓吸引等功能支持,隨時進行持續心肺復蘇、體外電擊除顫、床旁血氣分折、亞低溫治療、俯臥位通氣、床旁纖支鏡、心功能監測、顱內壓監測、中心靜脈壓監測、連續性床旁血液濾過技術(CRRT)、血栓彈力圖檢測,同時配備先進的中央監護站、華西遠程會診學習網絡等一系列監測搶救手段,對患者24小時情況實時記錄,確保每位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。
咨詢電話:0816-8267537
特色診療項目:
項目名稱 |
臨床應用 |
心肺復蘇術(含電復律和電除顫) |
適用于發生心搏驟停和意識喪失人群。 |
纖維支氣管鏡技術 |
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治療,如肺不張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|
人工氣道建立與管理 |
解除氣道梗阻和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。 |
中心靜脈及動脈置管技術 |
適用于嚴重創傷,各類休克的液體復蘇及急性循環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;心血管、顱腦和腹部大手術術中和術后監護;需長期輸液或接受完全腸外營養的患者;需接受大量快速輸血補液的患者;需要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(測量中心靜脈壓、監測有創血壓)的患者。 |
俯臥位通氣術 |
適用于通氣障礙的患者 |
經皮氣管切開術 |
適用于長時間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者,也可以用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,為了吸痰和保持氣道通暢。 |
亞低溫治療技術 |
適用于大面積腦梗死或腦出血、心肺復蘇術后腦病、高熱驚厥、重型顱腦損傷急性期癲癇持續狀態者。 |
機械輔助排痰技術 |
適用于排痰困難人群。 |
氣壓治療技術 |
適用于長期臥床或者處于被動體位的人群。 |
醫師簡介
陳川 骨科副主任醫師 醫教部部長 醫務科科長 營養科主任 病案統計科主任 急診科主任 ICU主任
西南醫科大學,在讀研究生,中共黨員。曾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研修,對脊柱外科疾病和骨關節損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擅長關節鏡微創手術。
梁峻 主治醫師 重癥醫學科副主任
畢業于川北醫學院,本科,共產黨員。梓潼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奠基人,曾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(301)、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研修學習,擅長各類急危重癥的救治,熟練掌握危重癥臟器功能支持、營養、鎮靜、機械通氣、支氣管鏡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、血流動力學監測等技術。
徐特飛 主治醫師
畢業于成都醫學院,本科。曾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研修學習,擅長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休克、消化道大出血、膿毒血癥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、嚴重創傷、大型手術圍手術期管理等危急重癥的診治。
楊偉 主治醫師
畢業于長沙醫學院,本科。擅長危急重癥患者的快速診斷及規范化搶救治療,熟練掌握氣管插管、中心靜脈穿刺置管、經皮氣管切開、纖維支氣管鏡等操作。
任世浩 醫師
畢業于成都醫科大學,本科,中共黨員。曾多次在四川省人民醫院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、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研修,并多次參與大型車禍,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工作,熟練掌握血流動力學監測、機械通氣等生命支持技術,擅長膿毒癥、休克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、心血管危重癥的診治。